1.21.2010

那夜晚我打電話給聖誕老人

今天約了 AL 九點半出發去伊甸山 (Mount Eden),一個已經沉寂了二千年以上的死火山。坐巴士只能去到山腳,再走約20分鐘便到達山頂。


腳下那個像被原子彈弄凹了的洞就是火山口,四周早已長遍野草。


站在這裡就等於站在全奧克蘭的最高點,整座城市的景觀一覽無遺。


AL 肚作怪所以要下山去找洗手間,此後短短的15分鐘裡,我體驗了這裡變幻莫測的天氣,天邊忽然刮起了陣陣猛風,原本的風和日麗被背面淹至的烏雲吞沒了,一瞬間就下起大雨。被困在山上一會後,雨開始減弱便離開了。


回酒店睡完午覺,之後就獨個兒前往教會灣 (Mission Bay),坐巴士過去也不過是15分鐘。一步步走過這片沙灘,感覺到沙是很幼細又軟綿綿的那一種。雖然不是週末,這天的人卻可不少,有些聚在一起野餐,有些在享受日光浴,有些在海邊跑步,有些則和我一樣,只是靜靜的坐下來,聽著海浪聲在耳邊呼吸,看著天上的雲朵飄來飄去。


一路沿海岸散步,夕陽漸漸西下,在餘暉映照下一個又一個的剪影顯得分外動人。



最後的目的地是 Western Park,從 Sky Tower 行過去至少花了25分鐘,夜闌人靜,想不到中途更要走上一道行車天橋。


幾經轉折才到達,除了來看看這棵由37,000個燈泡組成的聖誕樹 (Telecom Tree) 外,更重要的是,據說旁邊有幾個紅色的電話亭是能打給在北極的聖誕老人的!我打了過去,但聖誕老人好似去了派禮物所以要我先把願望留在留言信箱,心中想了一堆東西,嗶一聲之後,我才恍然想到聖誕老人未必懂廣東話呀!最終說了幾句便掛線,嘩,聖誕樹馬上就轉色,應該代表願望已成功傳送了。


在樹下也擺放了多張 bean chairs,躺下來一會,看著顏色不停在跳動,如果感覺也有顏色,那刻的心情大概就是那樣吧。反正有時說話講不到的,把它看在眼內或者就是一種証明。

1.12.2010

那下午我在植物園尋找賓尼兔

我愛上奧克蘭這地方,實在有點後知後覺。或者是這個時區一直走得太快,又或者是我們欠了點點緣分。慶幸我們終於能夠在 2010 年前遇上了。

我首先喜愛這間酒店。打開房門,整片空間也是由不同深淺的灰色組合而成,這種冷色調有很強的透明感,彷彿讓人也變輕了。躺下來,發覺床頭櫃上的那個鬧鐘竟然可以連接 ipod,對我來說,它比一台電視更有存在的價值呀。播著音樂,就這樣在這份閒逸中渡過了第一個上午。

今天的重點行程是參觀 Auckland Botanic Gardens (奧克蘭植物園),在這裡正舉行一個期間限定的年度戶外展覽 “Stoneleigh Sculpture in the Garden”,園內擺放了二十件由不同藝術家設計的大型雕塑品,很有趣似的,有錢的話更可把他們買下 (但放在家中嗎)。

在 Britomart 站搭火車去 Manurewa 大約40分鐘,車站充滿金屬味,從一個個半圓形透出的卻是天然光。


然後再要坐一程10分鐘的巴士才到達植物園的正門。當時已接近五點了,遊客所餘無幾,visitor centre 和 café 早在四點已關上,沒有地圖在手也不打緊,花點時間慢慢尋找每件雕塑也是種樂趣呢。


有些很容易一眼就看到,有些藏身的位置卻異常地隱蔽,像一隻差不多有兩個人身高那般龐大的 bunny,問了三個遊客才知道大概的位置,但還是找不到!一直在 rose garden 兜著圈,正準備向第四個人詢問時,哇,發現了,原來它就躲在個小小的後花園裡曬太陽。
Ascension


Wedge, Skew, Splice


Listen & Learn


Water Tanks


Intensified Rain


Deserted Vessel: Sanctuary


Wishing for St Francis


Ancestral Form


Forest Guardian


The Sacred Grove


Bread & Circuses


Curmudgeon Suite


Teenage Text Bunny


Pas de Deux


悠然地行了兩個多小時,最終只找到四份三的作品,還餘下五件下落不明。途中曾經和一個媽媽聊天起來,她問到我最喜愛哪件雕塑時,我答她我才剛剛欣賞完第四件,還未能下定論呀。在黃昏中慢慢走回車站,突然這個問題又閃過,原來,最喜愛的,最後也找到了。

1.09.2010

藍山沒有咖啡, 只有蒼蠅

過去一年與悉尼有過三次偶遇,想不到年底的同一個月內竟然會一連去三次。悉尼三部曲的第一部發生在月初,曾經因壞天氣的問題而放棄了遊覽 Blue Mountains。今次既然有機會和 JH 同行,當然要一齊逃到藍山上看看風景。

大概八點就出發,由 Central 乘撘藍山線火車到 Katoomba 約兩小時。到達後,瞬間就在車站旁的巴士公司花了廿多元購下全日遊套票,事後才發覺這做法很不划算,我們一整天才搭了三程巴士而已!


我們首先在 Skyway 站下車,打算由此作起點步行往景觀世界 (Scenic World)。穿過叢林便發現 Cliff View Lookout,在這裡能俯瞰整個 Jamison Valley。拿出相機正想把吊車緩緩飛過山谷的景象拍下,準確對焦了,我卻彷彿同樣被一群蒼蠅對焦了似的,反覆降落在我的臉頰上,並且在嘴唇耳朵和眼睛間遊走著!曾聽說澳洲有三種東西特別多,蒼蠅其一,在市中心未有所說的嚴重,怎料在藍山卻無處不在。最初告訴旅伴她的秀髮中好像藏了幾頭蒼蠅,她總是按捺不住和他們糾纏一番,但漸漸地,她已開始變得麻木了。自此,我們除了用外套把僅餘暴露的皮膚遮蔽,還要邊走路邊搖著頭,想像到似甚麼嗎?我們的死敵印度人呀!


只捕捉到烏鴉,蒼蠅卻拍(攝)不到。


沿途風光的美,加上沐浴在大自然的靈氣中,令心情很快從谷底走出來。在 Katoomba Cascades 待了一會。


去到 Scenic World 便馬上買票乘坐全世界最斜的 Railway 下山,大概有52度,去到中段時差不多整個身體也向下傾,算是這旅程中一次較為刺激的體驗。


在山谷下繞了一圈,原來這裡曾是一個採礦的重要地方。看過一些奇怪的樹木後,便乘 Cableway 回去了。


然後坐車到迴音谷 (Echo Point),這裡絕對是觀賞三姊妹石 (Three Sisters) 的最佳地點,站在看台上能夠以超過180度的廣闊視野去鳥瞰整個山谷。哈,突然有股放聲大叫的衝動呢。


除了遠觀之外,我們還與三姊妹來個近距離接觸。只需走20分鐘左右,但過了 Giant Stairway 後的路較陡峭,走下狹長的樓梯時亦會遇到回程的遊客。去到第一座大石的正下方便是盡頭了,再不能穿過去。


他們頑強地與她們共存著。


因時間不夠而放棄去小鎮 Leura,只是在 Leura Cascades 附近下車打算去看看另一個小瀑布,估不到要走一大段路才能到達下遊的位置。因為這樣,結果趕不上最後五點半開的巴士回火車站。等了一會,幸好還有其他公司的車在行駛,原來單程的車資也不過是兩三元,逐次買票反而更便宜呀。



藍山其實很大,下次再來的話或許會到Jenolan Caves 爬鐘乳石洞吧。